連橫《台灣通史》是傳統文人的書寫歷史
連惠心《歷史的台灣》是現代傳媒的影視歷史
比較二者,可從幾方面來看:

第一,時代不同,表述方式有異,但基本史料相同:連橫《台灣通史》是憂國憂民之作,頗有司馬遷作史記的遺風,所以《台灣通史》採集許多相關著作,有下基本史料考證的工夫,雖然縱覽全書,仍是有郭公夏五之處,然對保存前代的歷史資料有其貢獻。

第二,兩者皆是漢人主觀意議下的作品:連惠心《歷史的台灣》其實立意亦是以《台灣通史》為基礎尋求歷史真相,了解先民生活。抱負可謂宏大,影像來作為材料,而求歷史之真、善、美,實是後世所樂見。可惜之處在於未將《台灣通史》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格局再擴大,也未將連橫於《台灣通史》每紀後的論述闡明,也沒有獨特的見解。較有突破性的在於提到平埔族--噶瑪蘭族的部分遷移過程,但對文化及風俗著墨甚少。在這套紀錄片中有〈荷蘭篇〉、〈移民篇〉、〈日據篇〉、〈民國篇〉。仔細觀看每部都提到族群融合,想來是《歷史的台灣》的主題意識,但是通篇仍以漢人史觀出發,原住民的立場並沒有被考量進去,這恐怕是《台灣通史》與《歷史的台灣》最大的盲點。

第三,比較兩者都不脫「家族史觀」的基本論調。連家為台灣作史的歷史使命感是在台灣大家族中相當可貴的,連橫《台灣通史》亦是第一部以台灣為名的通史之著,有一定歷史地位與價值。但一位是儒學思想濃厚的傳統知識份子;一位則是圖文傳播教育學者,在立論時,有時難持歷史客觀的立場,而加入了自我的憶測與論斷,且對史料的分析與取樣仍然不夠多元,因此以史學的嚴格標準來看,較屬於運用二手或三手資料的作品,基本史料的成份不夠。且在論述的過程中,主觀的意識較強烈,有特殊的立場,而非議論客觀議題,所以這部分是我們閱讀《台灣通史》或《歷史的台灣》所必須注意的一點,也就是連家史觀的成份,如此才能在主軸脈絡上,看到真實的部分。

總而言之,不論是書寫歷史或是影視歷史都是一種表述歷史事實、議論問題意識的「方法」,然我們在看待這些作品除了這些事件本身外,更可以進一步知道作者背後的理論基礎,這些「道理」的存在。所以日本時代的書寫文本《台灣通史》也好;中華民國時期在自由台灣的影視文本《歷史的台灣》,主要是台灣的歷史特色以及經過這些歷史時期所歷鍊出來的台灣精神。「族群融合」恐怕只是一部分,更宏觀的是深層了解組成台灣文化的底層基因,在歷史的架構下,各自發展出自身的次文化,真正了解,才能彼此諒解,如此才能夠共存共榮。從《台灣通史》到《歷史的台灣》我們看到連氏家族在台灣歷史這蒐園地的耕耘,這份苦心不論是否有其他背景與目的,都是值得去肯定的。本文從移民與族群融合的部分切入,發現了兩者的連結與分裂,這些是由於時代政治文化背景與時代變遷所造成的異同。然歷史的記憶是這塊土地共同的資產,唯有挹注更多的精力,汲取更多的經驗,才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使古為今用,今惜古訓,才是歷史的真義。

*後記:

本論文以《台灣通史》與《歷史的台灣》來作比較分析,主要是基於書寫文字與影視文本的轉換使用是現代歷史論述中開始被注目的一點,兩者使且用的史料不致出入太大,因此能夠進行比較,然因所能蒐集之相關論文較少,寫作過程中亦有諸多有待加強之處,望此文能引起更多共鳴,共同研究討論。本文有待改正或進一步深入研究之處,亦請各位後學前進不吝賜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瓶魚兒 的頭像
    水瓶魚兒

    樂天水瓶魚日誌

    水瓶魚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